话本小说网 > 历史军事小说 > 德国赤红
本书标签: 历史军事  架空世界  架空历史 

三大事件

德国赤红

第一次苏德战争结束后的两年,整个德国的经济发展陷入了迟缓,加之莱茵河大坝因维护不善决堤,下游的大片农田被冲刷荒废。

随着莱茵河的决堤,德国的饥荒也大规模的扩大,当时人均粮食总量不足解放时的。

威尔元帅在事发后的一个月之内,并没有像中央大规模报告此事,结果直到大水淹没了他的家乡,他才匆忙的又一次越过中央命令部队进行整修,直到1966年,全新的莱茵河大坝才建造完成,虽然从根本上元帅,是为了自己的,但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未来近50年的水患。

1966年,7月2日。

苏日第二次战争再次爆发,签订了条约的德国立刻表示,在此战当中支持日本。

苏联又迎来了一次扩大高峰,为了防止苏联,威尔元帅再次开赴波兰,亲自筹备当地的防御部队。

7月9日,在劳斯主席的授意之下,德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全体代表一致同意,建立柏林军事管制区,位置位于德国东边的大部分地区,并且,军事管制区内的所有居民工厂都必须撤出,随后进行部队驻扎,并且也在柏林东面朝向苏联的方向,大力建造柏林防线。

另外,在苏德战争期间,出现了利沃夫护党军,也开创了德国人民军创立的先锋。

加之当时个人主义崇拜的扩大,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不输给军队,随着利沃夫护党军事件的出现,柏林23区群众,率先推举退役老兵马拉尔,创立柏林23区红卫军,临近的柏林,其他区的群众,也分别选择加入柏林23区的红卫军,在没有市政府授予之下,组建了保德社区。

随着报纸的播出,全国各地都分别组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红卫军,护党军,党卫军,人民军,红旗卫队,等大大小小各种人民团体军事组织。

华沙人民军司令克尔特回忆录,“当时,人民军刚刚组建,表面上是一支军队,实际上就是一个社团,没枪没炮的,好一点的,也就是那些老火枪,后来,苏联更加咄咄逼人,我们才从一些私下渠道向部队取得枪械,后来中央的《论人民部队合法性》文件的出台,我们取得枪械的方式就更容易,我记得好像,最多的一次有500多杆步枪冲锋枪,然后三门火炮,好像还有一挺重机枪。

在前面几年,人民军一直都是以保卫红色政权为基本目标,但是到了后来,就有点慢慢的演变为黑帮性质组织,幸好我们成为全国最早解散的人员之一,所以说也就没有出现后来的武装冲突事件。”

另外一件大事就是,英国和德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改善,随着英日重新建交,德国也加快了与英国,重新复交的准备,1967年,8月6日,英国与德国正式重新建立外交关系,经过同意英国向德国军售远程弹道导弹,与此同时,流亡英国18年的纳工党党首希瓦勒,与德国大使取得联系,双方在基本谈论并征得主席同意之后,10月1日,希瓦勒带领1000多名士兵以及高官,包括近2000多具骨灰乘坐德国军舰,于当日在德国汉堡港登陆,10月3日,年迈的希瓦勒在军队的护送之下,抵达柏林。

劳斯主席与希瓦勒接见,双方没有了当初的敌视,只是对事态变迁的感慨,希瓦勒也选择回到家乡担任地方美术学院老师。

希瓦勒在中共的协助之下回到德国,也表现了德国共产党不计前嫌的期待,取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。

上一章 第一次苏德战争 德国赤红最新章节 下一章 威尔野心